《测绘地理信息》
0 引 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以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职业能力教育。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目前全国有1 300多所高职院校,如何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推进教学改革,建立科学客观的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以满足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这是高职院校办学的聚焦点和落脚点。本文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为例,探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 职业能力分析 1.1 职业能力形成 职业能力来自于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训练[1]。关于职业能力的形成,目前学界在一定程度上已达成共识,即“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能力的形成过程正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类化迁移和整合的结果[2]”。石伟平[3]认为,应围绕任务和工作角色这2个因素来开发职业标准,再通过职业标准来制定评价方法或培训方法。邓泽民[4]认为,职业能力是在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并具备了一定的态度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职业能力的形成应该具备知识、技能和态度3个基本条件。 1.2 职业能力构成 德国学者把职业能力划分成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5]。专业能力是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有目的,符合专业要求,按照一定方法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和评价结果的热情和能力,具有职业特殊性。方法能力是个人对在家庭、职业和公共生活中的发展机遇、要求和限制做出解释、思考和评判并开发自己的智力、设计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愿望。特别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掌握新方法的能力。社会能力是处理社会关系、理解奉献与矛盾、与他人负责任地最佳相处和相互理解的能力,包括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处理、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具有职业普遍性,是所有职业都需要的共性能力,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迁移到任何领域使用。 1.3 职业能力细化 就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而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立足于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向各行业领域拓展,以满足本地区域经济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需要。主要职业岗位是地理信息服务,相近职业岗位是地理国情监测、地图制图、不动产测绘、工程测量、测绘/GIS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通过5~10年的工作或进修深造等职业发展,可胜任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师、地图开发工程师、注册测绘师等岗位职务。因此,该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包括:遵纪守法、热爱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具有良好的文化、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和求实创新精神;具有责任意识、规范意识、保密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空间感觉;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交流能力。 参照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引入测绘地理信息标准或规范,并体现相近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将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细化如下[6]: 1)地理信息数据采集设备操作及GIS软件应用能力; 2)计算机应用能力; 3)相关专业文献资料的检索能力; 4)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组织与实施能力; 5)工程控制网的建立与施测能力; 6)工程施工测量能力; 7)地理信息采集、处理与建库,数据分发和利用能力; 8)遥感影像处理能力; 9)中小比例尺地图编制能力; 10)测绘/GIS项目技术设计与技术总结编制能力; 11)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的检查与验收能力; 12)安全生产、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 以上12项能力从单一到综合,均不同程度地融入了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所要求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 职业能力考核与评价 2.1 评价思路 因为一个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往往涉及多门课程,单一的课程考核无法检验学生对岗位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职业能力考核与评价应更加注重学生从事某一岗位工作的能力培养和检验,其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已有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情况。职业能力评价应该体现多元化、全面化和个性化,可根据本专业特点,结合职业岗位(群)对应的职业标准,设计考核项目,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进行多次考核和评价,及时掌握学生是否达到某一学习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考核评价结果进行教学改革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在学生跨入社会前对其职业能力是否达到预期培养目标进行把关。另外,职业能力考核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学校,应由行业企业、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 2.2 评价模式 刘德恩[7]认为,职业能力评价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取得职业活动绩效的证据,并把这些证据对照特定职业能力标准,从而判断职业能力水准的过程。目前主要有3种职业能力评价模式:行为样本的评价模式、工作现场观察的评价模式和已有绩效的评价模式同前。目前,被广泛采用的评价模式主要有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职业资格制度的认证体系。结合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特点,本文提出4种考核评价模式:课程考核、专门组织的职业能力达标考核、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竞赛。4种考核评价模式呈递进关系,即从单一的知识技能考核,到综合的知识技能运用能力达标考核,再到综合职业能力水平的认证,最后是技能拔尖人才的评价与选拔。4种考核评价模式将职业标准贯穿始终,分阶段、多层次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价。 2.2.1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任务驱动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指导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通过教、学、做完成多个学习项目,根据学生完成每个学习项目的情况进行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相应职业能力的掌握情况。在评价中,引入职业标准,根据任务要求列出具体的可操作性考核指标,无论是团队合作还是独立完成的任务,都应按照职业标准中对应的要求进行评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掌握相应的职业能力。 2.2.2 职业能力达标考核 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不同学习阶段,以不同岗位对不同层次的职业能力要求作为测评依据和考核点,以完整的工作任务作为考核内容,融入职业标准中对应的职业要求,设计考核项目,制定评价标准,组织专门的职业能力达标考核。各项职业能力达标考核在1~5学期期末,穿插在相应教学生产实习或课程设计中,考核结果作为相应实践课程成绩评定和学分计入的依据。考核不达标者将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学习和训练,申请再次考核,直到能力达标为止。 2.2.3 职业资格认证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活动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评价,是技能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和水平的证明。与学历文凭不同,职业资格与职业活动密切相联,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该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推行“双证书”制度,学生在校期间须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职业技能鉴定,获得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认证是直接由政府认定的第三方考核鉴定机构对高职学生进行的职业能力测评模式。我国测绘工种职业资格认证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分别组织实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在第4~5学期,根据自己今后的职业方向,可参加高级地图制图员、高级工程测量工、高级房产测量员、高级摄影测量员等至少一种测绘工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2.2.4 职业技能竞赛 职业技能竞赛着重于对职业素养的考核,测试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综合设计和团队协作能力,是优秀技术技能人才选拔的有效途径。从赛前的组织筹备、训练到竞赛过程中的配合协作等各个环节,都必须要有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这一过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竞赛内容的选取应对应相关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体现职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知识、涵盖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点。 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激励和带动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学习和提升自身业务技能的积极性,坚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信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在未来就业岗位上的巨大价值,为今后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每年定期举办测绘技能大赛,将竞赛活动常态化,并纳入常规教学,二年级学生每人至少参加一个赛项,全员参与,形成“学知识、练技能、赛水平”的良好学习氛围,建立“校赛—省赛—国赛”逐级选拔机制。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得到了全方位的历练,既培养了团结协作的测绘精神,练就了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同时,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现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2.3 评价实施 2.3.1 考核方案设计 在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中,应有企业专家参与,使评价内容更好地与实际生产对接,更真实地反映学生职业能力水平。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招聘到适合的人才。首先,与企业专家共同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梳理岗位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职业标准要求,确定职业发展各阶段的职业能力;编写工作任务,设计考核项目,各考核项目应包括完整的行动模式,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岗位职业能力发展特点,体现能力的递进关系及连贯性,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核项目的设计要能真正衡量岗位职业能力的水平,考核方案在教学实施中可操作性强。 结合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以及相应岗位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围绕测、算、绘3方面能力,梳理专业基本技能和核心能力,设计考核项目,制定考核方案。考核项目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依次递进,贯穿于1~5学期的课程考核、统一组织的职业能力达标考核、职业资格认证和技能竞赛中,将基本技能考核与综合能力考核相结合、集中考核与分散考核相结合、个体独立考核与组队合作考核相结合、必考与选考相结合,学校、企业和第三方鉴定机构作为评价主体,体现多层次、分阶段、个性化、开放性特点,考核方案见表1。同时,为每一位学生建立职业能力达标考核档案,学生须在所有项目考核通过后方可参加顶岗实习。 表1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职业能力考核内容及安排Tab.1 Ge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ccupation ability assessment content and arrangement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考核要求及方式考核组织专业基本技能 地图矢量化与拓扑建立、空间数据处理、空间分析、空间数据建库、4D产品生产、GNSS数据处理、点云三维建模。 采用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教学,学生以独立或分组形式完成任务,在教学做一体化过程中实施过程性评价。 在相关课程中考核,由任课教师组织实施。(必考项目)水平角测量 J6经纬仪或全站仪对中、整平、读数、记录、计算。 要求考生在10min内独立完成,分批次进行。 在第一学期测绘技能训练实习中完成,由教研室统一组织实施。(必考项目)S3水准仪操作 S3水准仪整平,四等水准一测站观测、记录、计算。 要求考生在10min内独立完成,分批次进行。 在第一学期测绘技能训练实习中完成,由教研室统一组织实施。(必考项目)等高线勾绘 在已展绘高程及地形数据的图纸上内插并勾绘等高线。 要求考生在90min内独立完成,以作业方式提交。 在第二学期数字测图课程设计中完成,由教研室统一组织实施。(必考项目) 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考核要求及方式考核组织地形图绘制 利用Cass软件,根据所给地形数据进行地形图绘制与整饰、填挖方计算。 要求考生在90min内独立完成,分批次进行。 在第3学期大比例尺测图实习中完成,由教研室统一组织实施。(必考项目)地表覆盖数据采集与处理 利用ArcGIS软件,对正射影像数据进行地表覆盖数据采集与处理。 要求考生在90min内独立完成,分批次进行。 在第4学期GIS综合应用实习中完成,由教研室统一组织实施。(必考项目)遥感影像处理 利用ERDAS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拼接、裁剪、监督分类。 要求考生在90min内独立完成,分批次进行。 在第4学期GIS综合应用实习中完成,由教研室统一组织实施。(必考项目)测量数据处理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水准测量内外业记录计算、角度观测计算、三角高程计算。 要求考生在120min内独立完成,以笔试闭卷方式考核。 在第5学期专业综合实习中完成,由教研室统一组织实施。(必考项目)地图编制 利用GIS软件进行普通地图或专题地图的编制。 要求考生在60min内独立完成,分批次进行。工程测量 使用全站仪放样已知点坐标或高程。 要求考生在10min以内独立完成,分批次进行。 在职业资格认证中完成,由第三方技能鉴定机构实施考核。(根据职业方向或兴趣在地图编制、工程测量2个项目中至少选考1项)DEM制作 利用相邻航线影像完成模型定向及DEM制作。 按2人一组,要求考生在180min内,分工协作,利用3张相邻航线影像完成单模型定向、DEM的生产及编辑,分批次进行。一级导线测量 一级闭合导线的观测及数据处理。 按4人一组,要求考生在90min内,分工协作,轮流完成4个测站的观测、记录和计算,独立完成闭合导线的内业数据处理,分批次进行。四等水准测量 四等闭合水准路线的观测及数据处理。 按4人一组,要求考生在90min内,分工协作,轮流完成4个测段的观测、记录和计算,独立完成闭合水准路线的内业数据处理,分批次进行。 在技能竞赛中完成,校企共同实施考核。(根据职业方向或兴趣在DEM制作、一级导线测量和四等水准测量3个项目中至少选考1项) 2.3.2 评价指标选取 采用层次分析法,将评价指标分成若干层次,按照目标层、要素层和指标层建立决策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8]。首先研究并确定评价目标构成的关键要素,其次对各要素按照层级进行分解,最后将所分解出的要素按照层级关系排列,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指标的选取应注意评价要素的直观可测性、要素之间的相互独立性、要素评价的可行性、指标体系的整体完备性[7]。结合测绘地理信息职业要求,构建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表2),设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贯穿到各考核项目中。 2.3.3 评价标准制定 评价标准由企业专家、专业教师集体讨论确定,使评分点能较全面准确地衡量该职业指标的符合程度,具有可操作性,便于评分者的理解和使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职业能力考核项目从操作熟练度和规范性、组织实施过程、团队配合表现、提交成果质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综合口试评分、机考评分、现场评分、过程评分和结果评分等多种评分方法,划分优秀、合格、不合格3个等级,以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水平。 表2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构Tab.2 The structure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ge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ccupation ability目标层要素层指标层职业能力A专业能力B1专业理解力C1、专业操作技能C2、数据分析能力C3、写作能力C4、文献检索能力C7、计算机操作能力C5、英语应用能力C6、规范意识C8、数据保密意识C9方法能力B2执行力C10、学习态度C11、信息分析处理能力C12、环境适应能力C13、意志力C14、创新意识C15社会能力B3责任心C16、沟通表达能力C17、团队协作能力C18、组织管理能力C19、观察能力C20 2.3.4 结果分析与反馈 按照评分标准对学生的实际测评情况进行评分,分析学生职业能力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的预期,检验人才培养目标的阶段实现情况。如果测评不达标,则要求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补充学习和训练,直到达标为止,为后续教学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对测评结果的分析,给出学生不同岗位不同职业阶段职业能力的水平评价,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和训练,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同时,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3 结 论 实践证明,课程考核、职业能力达标考核、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竞赛等4级评价可以较为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有效检验高职教学各阶段职业能力培养的情况,为更好地开展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通过建立多层次、分阶段、个性化的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实施职业能力评价,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规范教学实习评价制度,推进学生职业能力考核评价的标准化、规范化,有效引导实践教学环节中对学生分阶段、有重点地培养和训练,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和职业素质养成,使学生对岗位需求更加适应。
上一篇: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院积极行动服务疫情防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