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

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高 

来源:测绘地理信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20

近年来,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59次提到创新,6次提到创业。大学生作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群体,更应该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因此,教育部出台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地方政府、高校也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很多学者研究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普遍认为“挑战杯”、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1-6]。而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建设,相关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为例,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建设,以期为专业建设、学生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1 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自2014年至2017年,笔者共带领7支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先后参与“挑战杯”“Esri杯”等创新创业和行业竞赛4次,参与广东省“攀登计划”等校级、省级项目4项(见表1)。

通过带领这些团队,笔者发现,以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存在如下问题。

1.1 自主性较差

学生团队都是在有关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或竞赛开始之前,由学校或指导教师去动员学生参与,学生自主性较差,导致在开展项目或竞赛过程中,往往变成了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状态,没有起到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

1.2 组织比较松散

由于学生团队是临时组建的,相互之间没有磨合,在参与项目或竞赛过程中,组织协调往往都是由指导教师进行,团队成员只能被动配合教师的工作安排,没有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团队往往只在开展项目或竞赛时存在,过后很快就解散,下次又需要重新组建。

1.3 专业结构单一

大部分学生团队成员的年级、专业比较单一,男女比例不够协调,不能很好地利用不同年级、专业或性别的优势,形成互补优势。

因此,必须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经过较长时期的建设,让团队成员之间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训练磨合,才能真正地提高团队成员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项目、竞赛乃至以后的就业创业中取得好的成绩。

2 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的优化路径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在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时,必须在团队成员选拔、团队组建与分工,团队训练等方面充分开展工作。

2.1 团队成员的选拔

团队成员的选拔,要注意以下几点。

2.1.1 团队成员的选拔时间

必须是从大一开始,这样既可以有比较充足的时间进行建设,又能够形成梯队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我校测绘地理信息类几个专业为例,大都是采用的2+1模式,大三都要去校外顶岗实习,所以培养训练的时间实际上只有大一和大二。

2.1.2 团队成员的年级组成

应该以大二为主,大三为辅,大一作为预备。大二经过训练已经掌握了较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也有一定的参与项目和竞赛的经验,可以作为团队的骨干。大三的学生已经在校外实习,主要可以利用经验和校外实习的资源为团队提供技术方面的指导,也就是“以老带新”。大一则是以学习锻炼为主,重在参与。

2.1.3 团队成员的专业组成

应该涵盖工程测量、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等不同专业。这样可以利用不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势,互相配合。另外,有可能可以考虑跨系别组建团队,引入一些经济、商贸类专业的学生,与工科学生互补。

2.1.4 团队成员的性别组成

应该是男女搭配,比例在1:1最为合适,考虑到该校女生较多的特点,可以放宽到1:2较为合适。主要是因为测绘地理信息类项目或竞赛的开展,都需要一定的外业工作,所以要有一定比例的男生。

2.2 团队的组建与分工

团队一般应在10人左右,超过10人可以拆分。应该设置组长1名,一般为大二学生,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是班级或者学校社团的干部。

团队成员应该根据不同的兴趣和特点进行分组,这样有利于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有效地提高专业能力。按照项目和竞赛的特点,基本可以分为资料收集组、数据处理组、成果编制组和演示展览组,每组的要求各不相同(见表2)。

2.3 团队的系统训练

上一篇: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工教育培训模式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